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美国声称,如果日本不投降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下一颗原子弹将会落在东京。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虽然有分析认为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已经无法独自对抗世界强国,但美国一直宣传,原子弹的投放在日本投降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科学家们获得了世界的敬意。然而,1954年,曾在原子弹研发中起重要作用的科学家奥本海默却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安全威胁”,并被逐出科学界。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为什么会从英雄变成如此境地呢?
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展开剩余87%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法西斯国家挑起,他们想通过战争征服更多的土地和市场,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各国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1943年,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成为反攻的标志。随后,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德国在1945年5月宣布无条件投降,仅剩下日本坚持战斗。
日本是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尽管其国土狭小且灾害频繁,但人口众多且富有侵略性。受到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军人不畏牺牲,在战场上毫不退缩。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海空力量已经被削弱,但日本依然寄希望于能快速战胜中国,通过中国的资源来对抗盟军。然而,随着中国获得盟军的支持,日军在1945年的几次战役中接连失败。
1945年7月,盟军占领了冲绳,并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了重要胜利,最终向日本政府发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尽管许多日军官兵仍然宣称必胜,但日本高层已经认识到战争无法继续下去。资源匮乏、日本在两条战线的失败使得他们无法再坚持下去。
此时,美国和苏联都希望成为打击日本的最后一击,争夺战后更大的国际声望。美国首先行动,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了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广岛的爆炸威力巨大,爆炸后的核心区域瞬间化为废墟,16公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感受到爆炸带来的灼热气流。
为了不让苏联抢先,美国又在8月9日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胖子”——这一次的目标是长崎。尽管长崎的地形较为复杂,部分爆炸被山脉遮挡,但威力依然巨大。此次爆炸造成了超过10万人死亡。尽管日本政府努力隐瞒这些灾难,但广岛和长崎的惨状最终还是传遍了全世界。
美国政府宣传称,正是原子弹的投放促使了日本的投降,成为战胜法西斯的关键因素。
奥本海默与原子弹的诞生
奥本海默这个名字,随着原子弹的投放广为人知。作为原子弹研发的主要负责人,奥本海默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然而,在成为公众人物之前,奥本海默的名字并不为普通人所熟知。他的才华早在1941年就得到了认可,在美国第一次原子弹会议上,他的发言给与会的科学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诺贝尔奖得主劳伦斯也在会上,但奥本海默的表现让他颇为惊艳。
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启动了“曼哈顿计划”,决定研发原子弹。在选择科学主管时,虽然爱因斯坦是首选,但由于其犹太背景及政治倾向的原因,美国政府决定排除他。最终,奥本海默被选为领导者。
奥本海默的能力和背景使他成为了最佳人选。他不仅是个天才物理学家,还是一个卓越的组织者,能协调各方力量,带领科研团队突破难关。经过他的努力,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在新墨西哥州进行了首次原子弹试爆。
然而,尽管奥本海默的贡献无法忽视,他的命运却在战后的几年发生了急转直下。
1954年,奥本海默被指为“安全威胁”
在1945年之后,奥本海默的声望达到了巅峰。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甚至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任命他为主席。然而,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国内掀起了麦卡锡主义的浪潮,政治气氛越来越紧张。
奥本海默的“亲共”倾向成为了他遭遇政治打压的根源。1948年,他公开谈论过自己曾有的左倾倾向,甚至他的一些亲戚和朋友也有类似的立场。这些因素让他在美国的政治圈中逐渐失宠。
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暂停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1954年,原子能委员会正式起诉他。在听证会上,尽管奥本海默的忠诚度没有被质疑,但他仍然被认为是“安全威胁”。最终,奥本海默被逐出了原子能委员会。
此后,奥本海默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显现出身体的明显衰老。虽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后来承认了他的贡献并授予他费米奖,但他再也没有恢复过安全许可。
结语
奥本海默的遭遇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他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又是冷战时期政治斗争的牺牲品。1967年,奥本海默因喉癌去世,享年62岁。而在2022年,美国政府终于决定撤销曾吊销他的安全许可的决定,但为时已晚,奥本海默已不在人世。
发布于:天津市佳成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